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叶如棠在今天,会被卖保健品的骗个精光吧

CF排位号 admin 2025-11-06 06:02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再看《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感叹生活就是这么后现代,叶如棠是老年文青的范本,不够正面,但至少清醒。女人60,清高自负少女心,追求和能力不匹配,就要做好随时随地进入下滑通道的准备。年轻时无论怎么造作,都要为下半生留足属于自己的生存资本,现金房产是基础,最重要的是一双识人的慧眼,否则明天被骗去买保健品的就是你自己。

电影是第五次看,看得越来越害怕,害怕成为叶如棠那样的人。

叶如棠精明市侩、刁钻吝啬,电影一点也刻意掩饰人物身上的毛病,并且还在前半段中利用这些特点塑造一个喜剧化的叶如棠,人物可气可笑之中带着可爱,外加斯琴高娃略带夸张的表演,肥圆的身形踩着的小碎步,用上海话骂人“瘪三”时瞥白眼时不屑一顾的神情以及久石让《菜市场》一段轻快跳跃的旋律都让观众产生自己在看一部人物轻喜剧的错觉。

而这恰恰就是许鞍华的”圈套“。

叶如棠身上最为悲剧性的一点在于她自身性格和命运的对立和反差。叶如棠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上海的正牌大学生,一口流利的英式英文却无用武之地,晚年被介绍当英文家教却被嫌弃不是美式口音而辞退;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文艺爱好,却一直孤家寡人,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好不容易遇见了所谓的”红尘知己“潘知常,却不料是个十足的骗子,骗财劫色之后一走了之;她鄙视底层生活却对在现实生活中沦陷的苦难者饱含同情,比如对落难的外地打工女金永花,自己自身难保时(买墓地被骗)还接连救济,助人于危;她自视精明,从电费、水费、外甥借住的生活费,分分计较,却屡屡遇人不淑,叶如棠是个可悲的老女人,却一直活在对世界天真的假想中;她对生活的热忱一次次地被现实击打,最终因为家当所剩无几,又被身体拖累,回到她曾经一度逃离的东北某县镇。

电影里有几个细节值得玩味。

菜市场卖鱼的女人

菜市场把垃圾乱扔的女人正是叶如棠的”分身“。叶如棠珍视自己的上海 公民身份,认为自己有绝对义务要维护上海市容,她无法忍受上海一寸土地哪怕是菜市场被污染,甚至动用城管给卖鱼的女人以警告。但后来叶如棠在迫不得已回到东北时,她的前夫家里较之更不堪:房子堆着陈年旧垢,前夫一边刷牙一边看着东北二人转,牙膏沫被吐在了地上,叶如棠一声不响把地给拖了。这时,谁还能记得当时为了维护市容整洁而义愤填膺的叶如棠?在电影的最后,叶如棠坐在菜市场摊位上,和前夫一块儿卖皮鞋,她从饭盒里取出豆芽菜就着特腾腾的白面包子一口吞下三分之一,这时,谁又记得当初在上海那个用小排骨和小螃蟹犒劳自己的叶如棠?叶如棠的身份是分裂的,她不愿认同那个活在东北乡屯里无知无识的家庭妇女,这点集中反映在她在回到上海的十几年中从来没有联系过自己的亲身女儿刘大凡。在面对儿女问题上,也一度遮遮掩掩,比如在回答水太太关于女儿身居何处的问你,叶如棠直接说了将鞍山篡改成了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