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从“能用到“好用”:我们如何把手机图书馆,做成全国标杆?

CF黑号 admin 2025-11-05 08:10 2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一个“能用”的产品,解决的是功能问题;一个“好用”的产品,解决的是体验、认知与信任问题。本文以手机图书馆的迭代为例,拆解一套从用户感知出发、跨部门协同、持续优化的公共服务升级路径,为“标杆打造”提供可复制的思路。

手机图书馆迭代升级_苹果看书用什么软件好_用户体验认知信任

上次说到,2009年我们吭哧吭哧把某市图书馆的WAP网站做上线了,解决了市民“用手机查书、预约”的从无到有问题。

项目是成功了,但我心里知道,那个WAP站用起来其实挺“糙”的。界面简单,功能也有限,本质上还是个手机版的“信息查询工具”。

时间一晃到了2012年,世界变了。满大街的人开始用上了大屏幕的智能手机,苹果安卓也普及了。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查一下”,他们想要在手机上看书、看杂志、看视频。

我知道,我们产品的“第二幕”,该开始了。

这次,我们不再是解决“有无问题”,而是要解决 “好坏问题”。

目标和野心都更大了:

第一步:重新定义产品价值。

这次的方案,核心不再是“查询”,而是“移动阅读”和“资源整合”。我们跑去和图书馆谈,要接入海量的数字资源:电子书、学术期刊、主流报纸、甚至音频视频。我们要做的,不再是一个工具的移动版,而是一个服务平台的移动化。

第二步:搞定更复杂的技术和资源。

这次的难度升级了。不再是抓取点公开信息就行,而是要和多家数字资源供应商谈对接、处理版权、搞定各种奇奇怪怪的数据格式。还要让系统能支撑百万册图书、千万篇期刊的检索和阅读,保证流畅不卡顿。

第三步:打造一个“产品”,而不是一个“项目”。

这次我们特别注重用户的完整体验。从怎么吸引用户知道这个APP(搞上线发布会),到用户第一次打开怎么用(现场提供平板电脑和Wi-Fi体验),再到他们以后怎么持续来看书(推送活动信息)。我们想的,是怎么让这个产品活起来,被更多人用起来。

2012年10月,“掌上某市图”新版正式上线。效果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数据炸了:我们真的提供了100多万册图书、7千多万篇期刊、66种实时更新的报纸。这规模,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文数字。场面炸了:我们开了发布会,全省的图书馆馆长、专家教授来了100多号人,《光明日报》、《福建电视台》等9家媒体扛着长枪短炮来报道。荣誉炸了:最让我们骄傲的是,这个事居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官网报道了!文章里明确写着,我们这是“福建省首家实现掌上数字阅读的公共图书馆”。

从公司内部的一个项目,一下子变成了全国性的一个行业标杆

回头看这两个项目,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如果说第一个项目是 “把事情做对”,那第二个项目就是“做对的事情”。

这种从执行到规划,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我想就是每一个产品经理成长路上最迷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