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已经在某个行业甚至多个行业有了产品或服务。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拥有更高的地位管理者也会思考很多可行的策略。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因此,更需要了解波特的三大通用战略模型,以应对产品或服务所面临的五大竞争力。三大通用战略包括: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
第一,总成本领先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是指职能部门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实现企业在行业内的成本领先地位。
波特说:这就要求企业积极建立大规模的高效设施,通过经验积极降低成本,严格控制成本和管理费用,避开次要客户,在诸如研发、服务、销售团队管理和广告等领域实现成本的最小化等。
低成本优势让企业有能力对抗竞争对手和买方。低成本优势往往能让企业在面对替代品时比竞争对手占有更有利的位置。因此,低成本优势能保护企业轻松应对五大竞争力。
要获得总成本领先地位,企业需要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或者具备其他竞争优势,比如优先获得原材料、产品要易于生产和消费群体较大等。比如小米公司刚开始做手机的那几年,就是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典型代表。软件和硬件都由自己设计,但是硬件的生产交给非常成熟的产业链,销售采用网络来做。与其他一些手机厂商相比,降低了很多方面的成本。

第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提供被全行业认可的独特产品或者服务。
差异化战略实施的方法包括独特的设计或者产品形象、技术实力、独特的功能、客户服务、经销商渠道等。比如,海底捞的服务好、格力空调的技术实力强和苹果手机的设计与体验好等。
波特认为:在理想状态下,一家企业可以在多个方面实现差异化。但是,差异化战略并不代表企业就能忽略成本,只是总成本领先并不是主要的战略目标罢了。
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提升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忠诚度、可以带较高的利润,同时与竞争对手形成鲜明的对比,提升竞争力。但是,实现差异化战略可能会阻碍企业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
第三,集中战略。
集中战略是指企业集中于特定的买方群体、产品类别或者地域市场的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旨在在全行业范围内实现目标,而集中战略却是为特定的目标群体而设定。
波特认为:集中战略实现的前提是相比那些实施大布局战略的竞争对手,企业服务较小的、具有特定战略目标的对象,其能力更高,成效更好。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更出色地满足特定目标群体的需求实现差异化,也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来服务这个目标群体,或者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两者兼而有之的方式集中服务特定的目标群体。

【三大通用战略】
成功实现这三大通用战略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技能,这些通用战略还对应着不同的组织安排、控制流程和创新体系。因此,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不遗余力、长期坚持某一种战略。三大通用战略的一般要求具体如下:

【三大通用战略的其他必要条件】
对于这三大通用战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应用这些可靠的方法来应对竞争力。
如果企业没有实施某种通用战略,那么企业可能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此时,企业必须当机立断,做出最基本的战略决定。企业要取长补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些备选的战略中做出选择。
总之,企业在现有的竞争市场,如果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可能就需要做出选择。这或许对一些管理者来说非常痛苦,但是,一旦做好了,痛苦就消失了,而如果不改变,那么可能会一直痛苦,甚至导致企业在竞争中淘汰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