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投稿期刊时,我熬了半个月改论文,格式改到眼酸,结果因为查重超标被拒 —— 当时盯着拒稿邮件,差点把电脑合上。
后来才明白,期刊发表论文查重里的坑,我踩得一个都没漏。
今天把我的教训整理出来,帮大家少走弯路。
第一,别信免费查重的 “安全感”。
投稿前我用免费平台查,重复率才 9%,觉得稳了。
结果提交后期刊说用知网查,重复率直接飙到 24%—— 原来期刊发表论文查重认的是指定系统,知网期刊版、万方这些,免费工具的比对库跟期刊根本不一样,白瞎了我之前的自信。
第二,查重时间别 “赶末班车”。
第二次投稿时,我想着省点钱,拖到截止日前一天才查。
查出重复率 18%(期刊要求 15% 以内),慌得半夜改论文,改到早上还是超了,只能错过这期。
现在我都定稿前一周就用指定系统做期刊发表论文查重,留够 3 天改,再也不赶时间。
第三,降重别只 “换同义词”。
之前改查重时,我把 “实验结果” 改成 “试验结论”,以为能降。
结果期刊发表论文查重后,重复率只降了 1%—— 后来才知道,查重查的是语义,得调整段落逻辑,比如把 “先讲方法再给结果” 改成 “先摆结果再分析方法”,再补点自己的样本数据,降重才快。
还有个小坑:引用文献格式错了,也会算重复率,我之前漏标了两个,白多了 2% 的重复率。
期刊发表论文查重真不是 “查完就完”,踩过一次坑才知道,选对系统、留够时间、用对降重法,比熬夜改论文有用多了。
你们投稿时做期刊发表论文查重,有没有过查完才发现系统不对、或者改到凌晨的崩溃时刻?评论区聊聊,咱们互相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