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丨记者郭景水
记者从6日召开的海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最新的统计显示,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0%,校园网拥有率达到39%,三亚市、洋浦经济开发区已经全面实现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到71%。全省大中小学装备计算机约8万多台,其中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平均生机比约为15:1、师机比约为4:1。
在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基础上,我省为1056所村小、926个教学点配备计算机(含资源)和8000多套智能语音教具,有效地解决了我省村小和教学点办学规模小、缺师短教、方言重、课程难以开齐开好等问题。海口、三亚等地以英语、数学、音乐、美术学科为突破口,搭建“同步课堂”实现互联互通,打造强弱学校师生学习共同体。“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调动了全省3.6万名教师参与、晒课1.85万节。三亚市参加了全国20个区域慕课联盟活动,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大力开展慕课建设及应用。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范围从职业教育扩展到各级各类教育。通过“好研网”平台等,我省基础教育教师网络空间达到8万个,学生网络空间达到27万个。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推动了教学资源共享,加快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促进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据介绍,省级教育数据中心一期二期建设顺利完成,三期建设完成招投标程序,今年6月将全面完成建设。国家11个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按时部署在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全省学生、教师、学校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全省“一校一码”、学生电子学籍“一人一号”基本实现。通过引进、整合、共建等多种渠道,我省已经初步形成省级数字化基础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当前,我省筹备建设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省级自建应用系统正在抓紧进行。各高校和中职院校基本完成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与后勤服务的核心业务管理与应用系统。
我省推进教育部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教育信息化试点省方面,三亚市区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围绕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宽带网络校校通、运维服务外包等方面积极探索,在市县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和以市县为主的技术支持服务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成效显著,海南中学、海南华侨中学开展“翻转课堂”实践,海南省农垦中学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学校智慧管理,海南大学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互为融合的建设模式,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以应用为导向一体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和数字资源平台,已经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库或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